|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27 20:11:00
(五)探寻台山“银信”的运营冲蒌圩
台山民谣: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银,全家靠住你,有银好寄回。
在台山,“金山”一词在广大侨眷的心目中,象征着财富和美好的未来。这样的台山民谣是当时很多侨眷的心声,一家人一年的生计全都指望在海外谋生的亲人身上。
尽管华侨在海外谋生倍感艰难,但他们的收入至少要比国内高10倍。19世纪60年代,一名修筑铁路的工人,每月可以挣到30到50美元,除去正常的开销,剩下的都寄回了国内。
不过,对于这些华侨来说,他们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辛苦积攒下来的钱送到亲人的手中。
当时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银信合一”的特殊寄汇方式“侨批”应运而生。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由“水客”和海内外的侨批馆递送。这种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就称为“侨批”。潮汕方言和闽南话管书信叫“批”,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在广东五邑地区又称“银信”。
银信一般都是由私营性质的银号、钱庄来经营,是经营华侨汇款业务的私营行业,是侨汇业的雏形。该行业具有金融和邮政双重功能,因此在外汇经营、金融稳定、侨乡经济发展和联系海外华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五邑侨乡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业侨汇业,这成为五邑侨乡独有的经济现象。
侨汇,为侨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更成为侨眷重要的生活开支来源,这是侨乡最主要的特色。据统计,1929年以前,台山每年的侨汇在千万美元以上,占当年全国侨汇总数的1/8,1930年猛增至3000万美元左右,几乎占全国侨汇(9500万美元)的1/3,1937年达到1.8亿美元,为台山侨汇收入最多的一年。台山成了全国名副其实的“万国钱包”。
鼎盛时期,在台山经营侨批业务的机构多达数百家,其中银号和商号是两支最主要的生力军。这些银号和商号在香港、广州甚至在海外也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在侨刊上发布广告,以延揽生意。后来由于当时的香港金融业发达,各国银行都在这里设有分行,而华侨在国外见惯了银行这种现代金融机构,因此,把钱财存放在香港的银行,并通过它们来汇兑成了华侨们的最佳选择。
银号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金融组织,主要分布在华侨集中地区的中心墟镇,如台城、冲蒌、大江、白沙、端芬、三合、斗山等,其中台城的西宁市、县前街银号数量最为集中,成为台山银号集散中心。
台山兼营侨批业务名声最响的是一家叫做慎信的药行。这家药行每年收转的侨汇多达几百万元港币,仅手续费一项的收入就达数万元港币。
冲蒌圩是台山市内规模较大的侨圩之一,整体保存完整,难能可贵的是历经近两个世纪至今仍充满经济活力,是台山侨圩文化的活标本。位于大同路的“广昌隆”“德安隆”“福安公司”等相当富丽堂皇,为代表性建筑。大同路98-100号的“仁安药房”为一座典型的兼营银信业务的商号,也是台山市内仅存的几座带有碉楼的大型商号建筑之一,堪称“银信”历史的缩影。
德安隆
广昌隆
仁安药房(现仁安百货)
仁安药房内部
|
|